【媒体聚焦|春城先锋】富民县:“院县共建”聚合力,协同发展谱新篇

新闻资讯专栏 3个月前 (07-11) 浏览 2025




近年来,富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市人才工作要求,以产业布局推动人才工作,打造协同发展生态、激活人才发展动力,促进县域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。


01
校地合作结硕果
“双向奔赴”谋发展

富民县立足资源禀赋、农业重点产业等优势条件和战略方向,加强大院大所大校合作,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签订共建协议书,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,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。不断优化顶层设计,强化制度保障,印发《富民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方案》,成立专家委员会,广泛凝聚多方合力,形成工作专班统筹共建工作。近年来,成功举办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建设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‘院士行’富民行活动与首届云南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论坛”,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农业大学等高层次人才为富民县乡村振兴“把脉问诊”、建言献策,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,形成财政资金、金融信贷、社会资本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。


02
引才聚智添引擎
产业升级促振兴

聚焦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需求,聘请9名来自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富民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“产业导师”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云南省农科院派出专家蹲点,指导富民县建立“李学林富民茶桑果基层专家工作站”等3个专家工作站,组织各领域专家270余人,在品种选育及制种繁种、高效规范化栽培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。人才助力引进产业新品种,调整传统种植结构,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25项,引进果蔬、花卉、粮食新品种103个,引进、推广新技术20项。成功创建款庄镇胶泥土大米生产示范基地、大营街道麦场村稻鱼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15个集试验、推广、培训、展示为一体的先行县共建示范基地,打造罗免西核村、大营麦场村等10个省级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


03
育才强基固根本
蓄势赋能促发展

依托“云南省青年人才服务基层”“百名专家科技下乡”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,组建由“土专家”、“田秀才”等组成的师资队伍,按照“群众点单、村(社区)派单、专家接单”的菜单式培训模式,进一步明确授课主题、内容和方式,让乡村振兴学堂培训更具针对性。通过“带露珠、沾泥土、冒热气、接地气”的讲授方式,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,搭建授课专家与党员群众直接交流平台,累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5000余人次,培养891名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,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,家庭农场75个,为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铸牢人才与技术根基。近年来,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224名,下派农业科技人员816名,金融特派员7名,累计实施“双提升”行动227人,激活乡村振兴人才驱动力。


04
头雁领航强释放
辐射带动促共赢

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依托与浙江金东区、广西天等县的跨区域人才联盟平台,邀请金东区专业人才到富民县开展来料加工培训,推动打造7个“红色富民·共富工坊”,建设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,通过组织引领、“招小商”整合资源,解锁群众增收“新模式”,紧盯劳动力需求多、工作时间地点灵活的手工加工制作产品,主动承接吸纳东部产业转移,带动300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增收。


同时,实施“万名人才兴万村”行动,选派4批次292名县内专业技术人才下沉到全县73个涉农行政村,开展指导帮扶工作,积极形成“人才+服务村”的联动体系,推动人才帮助村社区引入到位资金3000余万元,实施项目180个,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581件。


来源:“春城先锋”微信公众号

编辑:贺王旺

审核:杨小力
二审:何治宇
终审:陈春辉

- END -
- 0人点赞 -

发表点评 (0条)

not found

暂无评论,你要说点什么吗?